查看原文
其他

一张震撼人心的照片:这就是人类文明的力量

群学书院 2019-08-29


这是人类文明史上一张震撼人心的照片,它在无声地揭示:即使在最晦暗的时代,人类文明都始终散发着不息的光芒。



废墟上的阅读者

群学书院周末声音

文 | 冯磊

朗读者 | 蓝素电台 暮晓


01

网上流传着一张照片。照片的背景,是被狂轰滥炸后的一座图书馆,主要人物,是三名头戴礼帽的男子。


1940年10月22日,英国伦敦肯辛郡,有一座图书馆几乎被炸成废墟。这座名叫“荷兰屋”的图书馆,屋顶已被炸塌,钢筋、水泥、瓦砾遍地。


在硝烟弥漫的时刻,有三名绅士站在图书馆的废墟里静静地读书。这些严谨的英国人,在最残酷的岁月里,仍然衣冠楚楚,神色坦然。在废墟中,在大书架前,他们安静地阅读,犹如老僧入定。

 

被炸塌的屋子内,时光被定格在一瞬。屋子的外面,则是一片狼藉。这时候,随时会有德军飞机再次空袭——恐怖笼罩着人们,生命随时可能被无情地剥夺。在被炸塌了的图书馆,这三名男子显然忘记了战争,忘记了人世的纷争,忘记了炮火的威力与残酷。


1940年,这三位读书人,向我们展示了某种信念的存在。



02

德军对伦敦的轰炸,可以上溯到1940年9月。

 

从那时开始,直到1941年5月10日,德军轰炸遍及英国的各大城市和工业中心。其中,伦敦的遭遇最惨。有统计数字称,德军对伦敦的狂轰滥炸持续了76个昼夜。其间。有10万座房屋被摧毁。超过4.3万名市民离世。伦敦因此成为二战期间遭受轰炸最严重的三座城市之一。

 

在对伦敦的狂轰滥炸中,德军首次使用了最新研制的V1和V2导弹。当这种带着“摩托艇式的呼啸”的新式武器穿越伦敦上空时,尖叫、恐怖和死亡会同时出现在伦敦的街头。

 

但是,当战争席卷世界,当人间沦为地狱,总会有一些特例,告诉我们文明的力量还在,对知识的渴望还在。比如说,“荷兰屋”图书馆的三位读者。


“荷兰屋图书馆的阅读”究竟意味着什么?

 

即使在最绝望的日子里,暴力和杀戮都不能把对知识的渴求完全抹去。某种意义上来讲,越是艰难的时代,人们对和平、对理性的追求就越是强烈。同样的,越是在狂魔乱舞的时代,人们对文明的向往就越是不可阻挡。

 

一个习惯阅读的人,一个有着坚定内心的人,其内心的力量是强大的。无论多么先进的武器,都不足以摧毁他们的内心。当轰炸机呼啸而来,当各类新式武器被普遍运用到人类的自相残杀中。当大街小巷几乎同时被炸成齑粉,总会有人在废墟上继续人类文明的事业。总会有一些人,在暗夜里点亮明灯,照亮黑暗,迎接黎明。

 

“荷兰屋”图书馆的三名读者内心清楚,战争总会结束。和平早晚都要到来。他们个人的力量,本身并不足以改变伦敦的命运,但是他们身上折射出的,是文明对野蛮的抗拒与不妥协。这张来自英国的黑白照片,让我这个中国人,想到了当年抗战中的大后方,想到了硝烟中的西南联大。

 

上世纪40年代的英国,以及艰难抗战中的中国,都有大批的人在战火中苦读。他们的勤奋,最终成就了战后的辉煌。



03

人类文明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薪火相传。知识的传播,使人类的事业成了永动机式的事业。

 

这种事业。只有人类社会才有,只有人类能够意识到知识积累与经验传播的价值。人类的知识,即使在最晦暗的时代,都始终散发着不息的光芒——我想说的是,每个喜欢阅读的人都是可敬的,每个尊重知识的民族都是可敬的,每个有所景仰、有所畏惧的时代都是可爱的。

 

读书能够改变个人的命运,读书能够改变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命运。书籍和图书馆所承载着的,恰恰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对英国而言如此,对中国而言同样如此。所以,当一座城市在劫难之余,还能够幸运地找到掩埋在废墟中的图书馆,还能够找到痴迷于求知的人,这个城市无疑是幸运和有希望的。

 

“荷兰屋”图书馆于二战中沦为废墟,战后,在原地建成了荷兰公园歌剧院。图书馆的残余,据说最终被设计师设计成为剧场的背景。

 

在战火纷飞中,伦敦人书照读,舞照跳,一切生活都按部就班。即使,伦敦这座城市几乎被炸成了粉末。很难想象,战争中还有一种如此执拗的坚持,一种如此倔强的文明。

 

1940年9月的伦敦人是有福的,他们没有被纳粹的炮火击垮。废墟上读书的三位绅士是有福的,他们在最艰难的时刻找到了安放灵魂的场所。而和平时代的阅读者们也是有福的,通过读书,他们领会到知识的魅力,领会到人生的希望和奋起的价值。知识在积累,理性被弘扬,疾病被征服,灾难被消弭。一双双手通过书籍握在了一起,最终,促成了整个世界的连接……

 

以此,献给那些喜欢读书和正在读书的人。


《读书这么好的事》

张新颖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


本书是复旦大学中文系张新颖教授应报刊编辑之约专为广大中学生读者撰写的读书之作。所涉内容有为何读书、如何读书、读什么书、读书之乐等一系列有趣话题。作者娓娓道来,叙述庄谐并重,文字张弛有致。读后给人平易亲切之感,掩卷之余又感深受启迪。


特别鸣谢


江苏省慈善总会郑钢基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